
在國外,古希臘人雖曾發明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,但因鑰匙較大,要扛在肩上,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。古代印度人則制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,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。現代鎖的興起首先是由18世紀英國人發明了焊釣鎖。我們廣泛使用的彈子鎖,是美國人小尼魯斯·耶魯于1860年發明的。

在配鑰匙時要注意:有的鑰匙表面看是金屬的,但真的非常劣質,用不了多長時間,還沒等齒磨損,就能斷掉。這些鑰匙只憑肉眼看不出來,但只要往水泥地面或玻璃桌面等硬質臺面上輕輕一扔就能區別開了——好的金屬發出的是金屬的脆響,而差的則是類似塑料與硬質臺面之間碰撞發出的暗啞沉悶的聲音。

定制一日,鎖對鑰匙埋怨道:“我每天辛辛苦苦為主人看守家門,而主人喜歡的卻是你,總是每天把你帶在身邊。”而鑰匙也不滿地說:“你每天待在家里,舒舒服服的,多安逸啊!我每天跟著主人,日曬雨淋的,多辛苦啊!”

定制老式的木制雙開門,主要是安裝在門背后的兩條木杠栓和一條橫木栓來鎖卡住門的轉動。在門背后的一條木杠栓內控鑿有一個長方體形的洞,槽用以裝置一條小方木條。這條小方條是可能上下移動。但又不會脫掉出木杠栓的洞槽外。在橫木栓上也控鑿有一條方凹洞槽,可以讓木杠栓的小方條卡進這個凹洞槽內。